盛唐气象 流彩华章——记聊城莘县出土的唐三彩仕女骑马俑

2018/1/3 13:51:29   来源:聊城日报    

 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它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,含铅、铝的氧化物作熔剂,用铜、铁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,其烧制釉色呈黄、绿、蓝、白、紫、褐等多种色彩,但许多器物多以黄、绿、白为主,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,人们也称之为“唐三彩”。唐三彩和唐代的诗歌、绘画、建筑一样,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政治文化生活,共同形成了唐朝文化的旋律。

  莘县张寨乡出土的这件三彩仕女骑马俑,现收藏于莘县文管所,因其具有很强的时代感、代表性,2009年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开馆时,曾被作为精品文物借展,观众朋友才有幸欣赏到这件精美的文物。

  这件骑马俑通高38厘米,首尾长34厘米。仕女和马的造型比例适度,形态自然,线条流畅,生动活泼。仕女内穿赭黄色襦衫,外披帛带,绿釉长裙下垂至马腹,釉色自然流淌,足尖微露,长袖贴身,线条刻画清楚,动态潇洒。仕女头部虽未施釉彩,恰恰流露出“清水出芙蓉”的自然美,面露微笑,神情怡然自得,丰肌秀骨,呈现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。在唐代,妇女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,物质和精神生活自由丰富。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,唐代妇女的生活服装在传承本民族服饰的基础上,吸取了西域、吐蕃的服饰特点。“穿胡服”“袒胸装”“襦裙服”等着装方式更有别于其他历史时期,体现出了唐代女子大胆、开放、好奇,创新的思想观念。

  唐代妇女的发型十分繁多,有云髻、半翻髻、锥髻等。这件唐三彩仕女骑马俑便是梳的“锥髻”。锥髻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,挽成单锥,耸立于头顶,据唐代《事物原始》一书记载“结锥式蕴藉持重,温文尔雅”。发髻的梳编方式与仕女恬静的神情交互辉映,相得益彰。

  马的造型比较健硕,从它的形态来看是从西域进贡过来的,它头小颈长,体壮膘肥,臀部发达,腿部强劲有力,处处透露出一种内在的、真实的、灵动的美,眼睛、耳朵、筋骨、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细,刀工娴熟,其“胡马大宛名,锋棱瘦骨成。竹批双耳峻,风入四蹄轻”的形象跃然眼前。马通体施棕黄釉色深浅不一、过渡自然如同油光水滑的皮毛,唯马鞍处留白。这种施釉的方法也是唐三彩的特点之一。

  骏马的灵动和仕女的静谧,骏马的健壮与仕女的柔美,骏马的赭黄与仕女的翠绿,通过这些造型、色彩对比恰当地烘托出这一艺术精品,让观众们一咏三叹,流连不已。清新活泼,闪烁着自由和欢乐,充盈着青春和活力,演奏出盛唐最美的流彩华章。(陈宁宁 作者单位: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)

编辑:高鹏    责任编辑:胡立荣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