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苑艺海】陶玉洁:农村面塑女全国首创面塑盆景艺术

2017/10/20 20:20:08   来源:中国山东网    

  陶玉洁,艺名知秋,现居山东省临清市,全国知名面塑艺术家、山东面塑协会会员、工艺师。曾在我国发明创立了面塑盆景艺术,即将面塑人物置于微缩景观之内,相互融合,相得益彰,内容新颖,故事性强。每组景观及人物,在知秋作品中,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灵感,超凡脱俗,被赋予了无穷的畅想和寄托。

  知秋特别擅长《红楼梦》《金瓶梅》《水浒》等历史名著中人物的刻画与创作,更喜欢通过作品对民风民俗进行传承与弘扬。她对事物观察角度独特、细腻,作品颇具情趣,古朴而风雅,堪称绝世佳作。其作品不仅保存久远,不褪色,不变形,还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,作品《青梅煮酒论英雄》《吕布戏貂蝉》《临清钞关》《临清运河文化》等,近被山东艺术学院、临清博物馆、三和博物馆珍藏;远被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为上品,惠存雅赏。

  初识知秋老师,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。

  一天,妻对我说,有人将电话打到家里,说她会做面塑作品,想要和媒体谋面。

  我忽然记起,前几天曾采访过当地一位面塑老艺人,专门赶集上公园给孩子们捏面人儿兜售。一根筷子上粘块面,捏凿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,比如孙悟空、猪八戒、姜子牙、小兔、小狗等。色彩鲜艳,造型生动,吸引了不少市民、特别是孩子们的目光。

  对于这个知秋老师的提议,当时还真没放在心上,认为也是民间那点“小艺术”而已。

  这天中午,知秋老师又来电话,正巧我在家里,便询问其面塑制作情况。知秋说她正在创作《红楼梦》中的金陵十二钗。我一听,觉得有点搞笑,一位身处农村的家庭妇女,是否把这事儿说的有点玄乎了。

  我抱着戳破牛皮的想法,驱车去了知秋当年居住的老家,结果令我大跌眼镜,羞红了脸。

  知秋家的桌凳和床上,摆满了面塑人物造型,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,还有《水浒》《金瓶梅》等名著里的人物面塑造型。这也颠覆了我对面塑原本不该有的些许鄙视和认知,真切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
  知秋手中的作品,精美绝伦,动感性极强。每个人物都赋有灵魂,会讲故事,能和你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和沟通。

  更可贵之处在于,知秋创造了将中国面塑人物融入盆景之中的先河之举,成为中国独树一帜的面塑盆景艺术大师。

  知秋创作的《金瓶梅》故事盆景展示,将金瓶梅中的人物以面塑的形象,置身于盆景之中,人物接人物,故事连故事,一曲犹尽,一曲唱响,高潮迭起,精彩纷呈,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。

  知秋老师虽深居农村,其实并非农民,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川妹子。十几岁时,知秋求学于河北石家庄,后又漂泊于首都,从事过绘画研习与创作。还在一家美术单位从事过美编工作。是爱情的力量,让她心有归属,爱上了一位山东小伙子,远嫁到了鲁西北农村。

  面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,知秋内心的创作激情,反而未减骤增。然而,农村既没有笔墨,又无砚台,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呢?

  最后,她将目光盯在了家里的面粉上。但谁都晓得“隔行如隔山”的道理。从绘画者脱胎换骨成面塑艺人,谈何容易!面粉放水多了,太软;放水少了,又太硬,捏制不成人物。作品晒干后又会开裂。知秋经过无数次失败的煎熬,终于研制成功了永不开裂和永不褪色的面塑用料。

 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,将画中的古典人物变成立体的面塑人物,成了摆在知秋面前的一大难题。知秋在揣摩中夜不能寐,历经坎坷和无数次的大小失败。最终,还是绘画的基础让她有了提升,踏上了成功之路。(魏跃龙)

编辑:孙岩    责任编辑:胡立荣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