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茌平多措并举 精准服务企业创新

2016/11/30 11:33:11   来源:聊城日报    

  创业创新大潮中,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一环,他们往往掌握着众多创新专利,充满着旺盛活力;但拥有专利并不意味着拥有强大生产力,如何帮助这些中小企业把掌握的“独门绝技”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?近日,在聊城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内,嘉华塑胶技术高管赵银行给出了答案。“个人握有技术专利并不意味着能出产品。没有政府牵线搭桥,嘉华就与重庆大学窦鹏教授‘无缘’,也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。”

  赵银行是本土的一名科技专家,手中掌握着塑胶地板收缩率控制技术,市场潜力巨大。由于无法攻克超薄地板专用胶难题,赵银行进军欧美市场的愿望一直受到很大阻力。“这次多亏了县政府出面,促成了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窦鹏教授合作,并给予资金扶持,嘉华成功生产出独特的水性双组份胶,地板厚度仅1.7厘米。”赵银行告诉记者,现在嘉华塑胶的产品直销英、美等多个国家,利润率超过20%。“以前吃过亏,费劲‘求’来的高科技要么不落地,要么落地不合拍,企业出现了‘水土不服’的现象。”茌平县分管科技的副县长张春兰坦言,“政府支持科技创新,必须从本土实际出发,与企业需求紧紧吻合,政府更要找准自己的‘位’,不‘越位’才能不‘缺位’。”

  企业创新,政府服务如何找准“位”?茌平县连续五年开展“企业需求大摸底”,发现全县手握“独门技艺”的中小企业家或技术人员有200多人,这些技术没有形成专利,也很少转化为生产能力,造成很大浪费。对此,茌平县不断创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使用模式,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,按照“照单牵线”服务模式,助力企业靠拢行业尖端,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
  去年,茌平县通过开展“创新创业、科技惠企”系列活动,将征集来的22项企业核心技术需求,与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等19名全国知名专家对接,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30多项,今年项目落地17项。目前,茌平县有48家企业掌握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,其中8家依靠核心技术创新迅速成长行业“标兵”。此外,茌平县还通过建立科技项目和人才信息库,将潜力大、科技含量高、创新能力足的项目储备起来,连续3年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资金达到500万元,形成了全县创新的肥沃土壤和良好氛围。(记者 马世哲)

编辑:高鹏    责任编辑:胡立荣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