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耿福琦:写两万多字手稿 忆母亲峥嵘岁月

2016/9/23 15:28:01   来源:聊城晚报    

  抗日战争后期,聊城以莘县为核心,是全国最大抗日根据地的中心,中共冀鲁豫区党委、冀南区党委领导机关驻地均曾设在这里。当时,有一位响当当的女英雄,名叫王玉兰。她积极参加抗日,为八路军送衣送鞋,收集情报。解放后,她成立互助组、合作社,带领乡亲发家致富,被评为“全国妇女劳动模范”,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。王玉兰和丈夫生育6个孩子,两子四女。长子耿福琦目前生活在城区风貌街附近的王卷帽村,为了让后辈们记住母亲波澜壮阔而又坎坷的一生,他今年多次回莘县老家,探寻母亲的革命足迹。

  2016年9月21日,记者经过多方打听,在王卷帽村终于找到位于该村后街的耿福琦家,见到了老人一笔一画、工工整整书写的一部回忆母亲的手稿。在这个不大但十分整洁的小院里,耿福琦老人向记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点一滴,并谈了为母亲写回忆录的初衷。

  一串革命前辈的足迹

  耿福琦告诉记者,母亲王玉兰,幼名春兰,1922年出生于莘县燕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她这一辈子,历经坎坷,但轰轰烈烈。王玉兰5岁时,母亲患重病去世。为给母亲看病,父亲欠下了一大笔债务,在她8岁那年被地主活活逼死。之后,作为独生女的她成为孤儿,在莘县燕店街头流浪两年多,后被叔父收养。16岁时经别人介绍,王玉兰认识了赵健民的警卫员耿朝洪,由叔父操办嫁到了3公里之外的张鲁镇耿楼村。二人志同道合,随后,她参加了抗日,成了一名抗日游击队的联络员。嫁到耿楼村后,她积极主动联系党组织,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与耿朝阳、耿朝勲几位党员建立了耿楼地下党支部。她还成立妇救会,组织发动妇女纺棉花、织布做军鞋、袜子,送到八路军游击大队。当时,日军据点分布于莘县各地,其中燕店、王化都有土炮楼。日军频繁出动,进行残酷的大扫荡。每到关键时刻,王玉兰便假装回娘家,冒险前往据点打探消息,并及时转告抗日游击队。

  莘县解放后,王玉兰带领村民积极投身到生产建设中,她创新生产方式,开展“合地丰产”。1946年,耿楼村发展成立了15户村民的农业生产互助组。1949年,她被评选为“平原省劳动模范”,同年10月1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。回村后,王玉兰更加有了信心。在她的带领下,1950年,互助组由15户发展到29户,成立了初级合作社;1951年,初级合作社转为高级合作社。同时,她又带领社员自筹资金,成立了香油坊、豆腐坊和编织厂。同年,她被评为区、县、省及全国劳动模范。

  1953年,合作社发展壮大,王玉兰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乡公所。之后,她又成立了抄纸坊和缝纫组。同年,她被评为“全国妇女劳动模范”。1957年,她又被评选为县、地、省级全国妇女代表,并成为县、地及省妇联会委员。耿福琦说,当年,母亲三次去北京开会,两次受到毛主席、周总理、朱德、刘少奇、蔡畅、邓颖超、康克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,并合影留念。互助组组长、初级合作社社长、高级合作社社长、人民公社社长……她还担任了30余年的莘县张鲁镇耿楼村党支部书记,后来调到乡政府计生办,于1990年退休。2002年,她因病去世。

  一位七旬老人的夙愿

  作为长子,耿福琦对母亲王玉兰不平凡的一生有着深深的记忆,自己的一言一行皆深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出生于1945年6月的耿福琦,今年已71岁。交谈中,记者了解到,老人的童年是在耿楼村度过的,当时生活十分艰苦。1964年,他成为聊城农校的第一届学生,1968年完成学业,回老家干农活。1970年,当地的农业技术站招工,耿福琦成为其中一员,主要工作是玉米配种。但好景不长,技术站后来解散了。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的他,于1972年成为莘县城建局的一名临时工,一干就是8年。正是在这段时间里,他通过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项目6年的摸爬滚打和马西林场项目2年的刻苦钻研,自学了土建、水电暖安装、管道安装、电工等技术,并在莘县自来水厂建设中担任设计、施工、预结算等工作的负责人,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技术多面手。

  1980年,耿福琦转正成为莘县第一建筑公司的一名职工。由于工作突出,他于1983年成为一名党员。在这里,他又度过了一个8年,由于要照顾家人,在1988年调到聊城起重机械厂,直到55岁那年退休(他的工作属于特殊工种)。然而,这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。退休后,耿福琦曾被毛纺厂聘用,负责住宅楼、临街楼的修建,一干就是3年多;后来,他还被省、市多家监理公司聘用,负责工程监理,下工地、爬高楼,丝毫不输年轻人,直到去年才彻底“退休”。耿福琦告诉记者,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,有毅力不断挑战自己,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和影响息息相关。想当年,他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,希望母亲能为自己要一个指标,母亲虽然有这个能力,但却拒绝了。当时,他有点想不通,但渐渐明白了,母亲是通过身体力行来教育子女,不能因为地位不同了、身份变了,就要求额外的照顾和特殊的享受,搞特殊化。

  老一辈的高风亮节和光荣传统,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是后辈人学习的榜样。正是出于这种考虑,耿福琦打算将母亲的一生写下来,希望对后代是一个好的教育。

  一部珍贵手稿的面世

  退休了,有时间了,写回忆录便提上了日程。耿福琦手捧这部“母亲回忆录”手稿,多次陷入沉思之中。他说,为母亲写个回忆录,是多年前的一个想法,目的是让后代可以此了解这段历史,但由于工作等原因,他始终未动笔。目前的这部手稿,是从今年初开始着手准备的,为此他去了莘县老家好几趟,希望能找到一些现存的资料或遗址,但一些资料和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比较简单,未获得比较有价值的东西。在核实一些细节的过程中,了解这一历史背景的参与者大都不在了。说到这里,耿福琦有些遗憾地表示,如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搜集这些资料就好了,如今没了见证人,很多事情就永远湮没了。

  记者看到,这部手稿已被装订成册,有封面,也有目录,共分九章,按照时间的推进,介绍了女英雄、女劳模王玉兰的一生,共20000多字、数十张旧照片,还有一些历史资料,近百页。翻看着一页页手写的稿子,听着老人一句句动情的讲述,记者仿佛穿越时空,看到那个九死一生的抗战年代。耿福琦指着一张照片对记者说,以前家里有很多母亲的照片,非常有纪念意义,但有些被损坏了,再也找不到了,现存的有一些是翻拍的。说起写书的过程,老人直摇头。他说,自己眼睛不太好,老花眼,还见风流泪,看不清书上的字,写两三个小时就得休息一下,所以从8月1日那天开始写,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半月,一直到9月15日才完成初稿。这份手稿较粗糙,如果想印成书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目前有三件事比较要紧,一是得找个帮忙打字的,他不会用电脑,手稿修改起来太麻烦;二是自己水平有限,希望有出书经验的专业人士帮忙修改、整理一下,对内容润润色;三是希望通过妇联、文史等部门,更大范围地查阅一下档案,以便丰富目前手稿欠缺的资料。

  天近中午,记者辞别耿福琦老人。他站在屋后的小巷里朝记者挥着手说,希望这部回忆录尽快面世。(记者 张目伦)

编辑:高鹏    责任编辑:胡立荣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