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名人:莘县人王巩与苏轼是“铁哥们”

2015/12/15 16:01:12   来源:聊城晚报    

  王巩(约1048—约1117),字定国,号介庵,自号清虚先生,莘县人,北宋著名诗人、画家。出身于官宦世家,祖父为太尉王旦,父亲为工部尚书王素。王巩历宦通判扬州,可权知宿州,仕右朝奉郎、后宦止宗正寺丞。他“跌宕傲世,好臧否人物,其口可畏,以是颇不容于人,每除官,辄为言者所论,故终不显”。王巩年轻时,上书言事,多切时病,为大臣吴充、冯京所器重。他一生勤于写作,著有《随手杂录》《甲申杂记》《闻见近录》《王定国诗集》《王定国文集》《清虚杂著补阙》等书。

  这是关于王巩的官方介绍,这段文字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历史信息:王巩是咱大聊城人,他是“高干子弟”,爷爷是宰相王旦,父亲是工部尚书。王巩有文采,著作颇丰,另外,还“其口可畏”,也就是咱现在常说的口无遮拦。

  下面,咱就说说这个颇具个性的王巩。

  铁哥们苏轼,为其故居写文

  王巩是才子,诗写得挺不错,与共同生活在一个朝代的苏轼是铁哥们。

  咱都知道,苏轼是出名的大诗人,能被苏轼赏识的人不多,但王巩是一个。南宋罗大经云:“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,于宗室中得赵德麟,奖许不容口。”王巩的诗为苏轼所欣赏,张邦基也曾作过记述:“王定国持诗与东坡,东坡答书云:‘新诗篇篇皆奇,老拙此回真不及,穷人之具辄欲交割与公。’”由此可见,王巩被苏轼赏识是有史为证的。

  熙宁十年(1077)四月,苏轼由密州知州调任徐州知州。七月,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,洪水从南清河溢出,冲向徐州城,水不断上涨,城墙即将被冲毁。苏轼临危不惧,关闭城门,制止“争出避水”者,以安定民心。同时征发5000民工,并亲自到武卫营动员禁军参加抢险,率领徐州军民,救护城墙,修筑一道“首起戏马台,尾属城”的抗洪大堤。他天天住在城上巡查险情,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,最终保全了徐州城。

  苏轼“以身帅之,与城存亡”的壮举不仅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爱戴,且得到了朝廷的奖谕。神宗皇帝颁旨嘉许苏轼:“亲率官吏,驱督兵夫,救护城壁,一城生齿,并仓库庐舍,得免湮没之害。”

  苏轼率领军民战胜洪水之后,于宋神宗元丰元年(1078年)八月在徐州城北门之上建造了黄楼。于九月九日重阳节,在黄楼举行庆功宴会,邀请各界名流到徐州黄楼聚会。作为苏轼的铁哥们,王巩自然也在被邀之列。

  王巩接受邀请后,先给苏轼寄来了一些自己写的诗。这可让苏轼心里没底了,苏轼担心王巩不来参加聚会,就写了《次韵答王定国》的诗,差人送给王巩,嘱咐王巩“愿君不废重九约”。

  重阳节,王巩如约而至徐州,游泗水、登魋山,吹笛饮酒,乘月而归。苏轼在黄楼上招待王巩,说:“李太白死,世无此乐三百年矣!”苏轼与王巩饮酒赋诗十日。王巩想回家时,苏轼还是舍不得让他离开,恳切地挽留,劝其“相逢不用忙归去”。

  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又到湖州(今浙江吴与县)做官,王巩专程去拜访。其间,王巩为了更好地承传家风家训,计划翻修在莘县的故居、重修“三槐堂”,特意请苏轼撰写一篇《三槐堂铭》,欲以传扬祖先的美好德行,并以此勉励王氏后人。苏轼概然应允,写下了《三槐堂铭并序》。

  苏轼在《三槐堂铭并序》中追溯了王氏祖先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,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,说明王佑仁爱厚施、积善成德,因此才子孙多贤,福祚绵绵不绝。才以物显,人以文传,三槐堂之名声从此传遍华夏。

  王巩家中养了好几个歌女,其中一位复姓宇文、名叫柔奴的最是眉清目秀、蕙质兰心,和王巩也最为亲近。王巩定案后,家奴、歌女纷纷散去,惟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宾州。岭南的僻远、路途的艰辛宇文柔奴并非不知,但她毅然与王巩一同踏上了前往岭南的道路。

  王巩被贬宾州期间,苏轼给他写过很多书信,一再表示王巩因自己而无辜受牵连,遭受了那么多苦难,他感到很是内疚、难过。苏轼劝王巩不要灰心,并建议他用“摩脚心法”对付瘴气,“每日饮少酒,调节饮食,常令胃气壮健。”

  远在岭南宾州的王巩为了安慰苏轼,常给苏轼写信。王巩与苏轼在信中比较多的是交流诗词书法绘画心得。王巩奉调回江西后,王巩寄书苏轼,苏轼看后直感叹道,“定国所寄临江军书,久已收得。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,既以解忧,又以洗我昏蒙,所得不少也。然所得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,愿公常诵此语也。杜子美穷困之中,一饮一食,未尝忘君。诗人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两名落拓名士“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”的赤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王巩给苏轼的信中除了交流诗词书法绘画心得,还常大谈道家长生之术,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。苏轼很喜欢广西的丹砂等特产,便从黄州致信王巩说:“桂砂如不难得,致十余两尤佳。”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厚。

[1][2] 
编辑:杨杰    责任编辑:温伟伟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